从聚焦经济高质量发展到推进人民城市建设,从共护“碧水东流”到全力守护“芜湖蓝”,从用心解决“一小一老”难题到维护群众“舌尖上的安全”,本届以来,市人大常委会紧紧围绕全市经济社会发展大局,积极回应群众所思所盼所愿,坚持正确监督、有效监督、依法监督,全力打好人大监督“组合拳”。
全力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
“感谢代表的提问。目前,我市在持续强化‘四大支柱’产业发展的同时,聚焦重点新兴产业,大胆创新思路,突出招大引强,大抓招商、大抓项目、大抓落实,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……”市第十六届人大常委会第三十三次会议期间举行联组会议,对我市加速推进“双招双引”工作情况开展专题询问,围绕 “双招双引”工作取得的成效和存在问题、优化营商环境、对重点研发创新平台的政策支持等问题,8位常委会委员和市人大代表轮流发言询问。相关部门主要负责同志到会应询、回答问题。
专题询问,依法监督,意义重大。选题由何而来?“2021年,市委、市政府把‘双招双引’作为我市经济工作的‘一号工程’,市直各部门以及载体单位积极行动,不断深化招商引资、招才引智工作,持续集聚高端资源,我市经济高质量发展动能不断增强。但我们还应看到,我市在招大引强、破解发展要素制约、汇聚高层次创新人才等方面,还有很长的路要走,与长三角其他发达地区相比,还有一定的差距。”市人大常委会有关负责同志语重心长地说,“以专题询问这种人大特有的监督方式,梳理问题,总结经验,目的就是督促政府相关部门采取更加扎实有效的举措,继续加大‘双招双引’工作力度。”
监督,是宪法赋予人大及其常委会的重要职能。本届以来,市人大常委会用心设置监督议题,务必把依法监督的权力用到“关键点”上。
专题调研江北新兴产业集中区和自贸区建设;连续四年开展重点建设工程督查活动;加强对经济形势分析研究,专门听取审议落实中央减税降费政策、防范化解金融风险等报告;围绕产业集聚与创新发展,组织中小企业促进法、省促进战略性新兴产业集聚发展条例等执法检查,以聚焦高质量发展在下好创新“先手棋”上走在前列、加速推进“双招双引”等为主题,进行专题询问;全面建成预算联网监督系统,实现预算支出和政策落实情况的全过程审查监督,推动政府加强预算绩效管理,把调整出来的钱用于办全市大事、民生难事;密切同G60科创走廊、南京都市圈城市人大交流协作,共同推动长三角更高质量一体化发展……
抓住经济发展主线,市人大常委会注重将监督与支持并重,聚焦市委重大决策部署、群众所思所盼所愿、法律法规实施,实行正确监督、有效监督、依法监督,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。
助力打赢污染防治攻坚战
初冬时节,在位于城东的二横港水系徽州路段整治提升示范点,碧波荡漾、鱼儿畅游,沿岸蜿蜒的生态护岸设置有步道、廊亭,周边居民悠闲散步其间,绿化带上植被组出的“生态优先、绿色发展”八个大字尤为醒目。2021年12月6日,市人大常委会有关负责同志带队来到这里,对城市水环境突出问题整改工作进行督导。
近年来,生态环境问题已上升到关系经济社会发展大局的高度,也牵系着民生关切,自然地被列入市人大常委会监督工作的重点。
本届以来,市人大常委会深入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,依法助力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,坚持每年听取审议年度环境状况和环境保护目标完成情况报告,统筹推进大气、水、土壤污染防治工作,注重发挥“法律巡视”监督利剑作用,聚焦大气、水、土壤、固体废物污染防治等方面的突出问题,连续四年开展执法检查及执法检查“回头看”,就水污染防治工作开展专题询问和满意度测评,推动生态环境持续改善。
“当前,随着《长江保护法》等法律法规正式实施,为依法治水、依法护江提供坚强法治保障。我们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,以《长江保护法》实施为契机,进一步加强长江干支流生态保护修复,强化环境监管执法,依法推进生态环境突出问题的整改,全面建设水清、岸绿、天蓝、地净的美丽芜湖。”2021年3月1日,《长江保护法》正式实施后,市人大常委会就召开会议,对依法监督《长江保护法》实施工作进行部署,全力做好《长江保护法》贯彻实施的“后半篇文章”。
认真落实“共抓大保护、不搞大开发”要求,市人大常委会发挥监督职能,依法呵护长江母亲河,听取审议中央环保督察反馈意见整改、长江流域(芜湖段)水污染防治等情况的报告,调研督导长江禁捕退捕工作,推动形成一江碧水、两岸葱绿的美丽图景。坚持每年开展“江淮环保世纪行”活动,持续督促河湖长制与林长制实施、国家森林城市建设,听取审议城市黑臭水体整治等报告,促进加快形成绿色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。组织部分省、市人大代表旁听生态环境公益诉讼案件庭审,支持加强生态环境的司法保护,切实维护人民群众环境权益,以法治力量推动美丽芜湖建设。
着力推动解决群众关心关切
“城东新区原本幼儿园很滞后,想找离家近一点的都不容易,更不用说公办的。”2021年5月,市人大代表在去年刚刚投入使用的海晏路幼儿园走访时,几名幼儿家长表示:“如今在家门口就有这么好的公办园,真正是孩子开心,家长满意。”
围绕市人大常委会审议意见的贯彻落实,两年来,芜湖普惠性幼儿园,尤其是公办幼儿园建设步入了快车道,全市新建、改扩建公办幼儿园50多所,提供了近万个公办园学位。
群众关心的难点,就是人大要关注的问题,更是当下我市建设人民城市的应有之义。
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,本届以来,市人大常委会围绕脱贫攻坚、乡村振兴,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、农村承包土地托管及社会化服务等调研,听取审议扶贫工作、农村饮用水安全、农村“三大革命”、农村公共文化建设、现代农业产业体系建设、乡村振兴战略实施等情况报告;围绕就业创业,专题调研“双创”工作,听取退役军人、残疾人等就业创业情况报告,促进就业创业政策落实;围绕学有所教,专题调研学前教育发展、中小学综合服务改革等,推动加快补齐补足教育短板;围绕老有所养,开展老年人权益保障法、居家养老服务条例执法检查,推动更好满足老年人日益增长的养老服务需求;围绕食有所安,检查农产品质量安全法实施情况,就农产品质量安全进行专题询问和满意度测评,督促落实“四个最严”要求,守护好人民群众舌尖上的安全……对民生关切念兹在兹,加强保障,积极回应群众期待。
在防疫防汛紧要关头,总能看到市人大常委会的积极部署,走上一线,监督指导:专题调研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建设、防汛排涝、长江芜湖段江心洲外滩圩防洪治理等,检查野生动物保护“一法一条例”、多元化解矛盾纠纷“一条例一意见”、中医药法、突发事件应对法等执行情况,开展防疫防汛和复工复产督导,等等。
坚持与时代同行,与人民同心。市人大常委会不断丰富和完善监督方式,在提高监督效果上不懈探索,努力推进各项工作在法治轨道上运行,为我市加快打造省域副中心、建设人民城市积极贡献人大力量。